首页 > 双语资讯 >

古代“里”的范围是一个什么概念

日期:

古代“里”的范围是一个什么概念

“里”是古代距离长度的单位,为什么也是故乡的代名词?其实,不管是度量距离的“里”,或是代言故乡的“里”,两者是有一个共同的、古老的起源,而且在后代,“里”持续发挥着很大的文化效力。那么,这源头在哪呢?

从古代以来,“里”是故乡的代名词之一,例如:南朝梁.江淹《别赋》吟“割慈忍爱,离邦去里”,他说的里就指故乡、居住的地方。现代的地方政府将“里”作为都市的行政区域之一,沿袭自周代的井田制度和地方户籍制度。周代“建步立亩”正经界、立井田,就用了“里”作为重要的度量和组织单位。

《周礼.地官司徒》制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二千五百家),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之”,其中的邻、里、县的地方组织名称,现今都还沿用。周代的井田制还详细规定了各区域的大小范围,以“一里见方(即平方)”为邻里的基本构成单位,由此建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得平”,井井有序的美好生活。

《汉书.食货志上》详载了周代这种以里为基础的安民之道:“理民之道,地着(*安土)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则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在一里一井田中有25家人构成里邻。《说文解字》说“里,居也。从田从土”,就等同于周代一个“井田”的概念。

里若用于距离长度的单位时,实际是多长呢?《韩诗外传.卷四》说“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孙子算经》说“三百步为一里”(*指周制)。三百步为一里,一步六尺。周制一尺约当0.231公尺,一里则相当于415.8公尺。

这里顺便说一说这一“步”,它不是虚构的概念,而是实际的步测。只是,个别人有各自的步幅长度,所以要避免纷争就必须统一度量衡,所以公家要“建步”,也就是给“步”定一个统一的长度,以六尺作为一步。周代古人的一步换算成公制,相当138.6公分,这和今人的步幅是相当的。怎么说呢?根据古代的字典《孔丛子.小尔雅.广度》(东汉著作)说的“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也就是踏出一脚称“跬”,合上另一脚再向前踏称为“步”,你实际走一走、量一量,就知道周代以人身之“步”导出“里”来作为距离长度的基本单位,真的非常实际又实用。

从上述中可以看到,在周代,“里”和井田制是同时存在的一个必用的计算、描述单位,可以表达长度,一里300步,又能表达面积,即一里见方(*一平方里)为井,围成井田,构建社会、国家的础石,井井有条,条理分明。

“里”可以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描述,像是庄子的怀大志大鹏鸟“击水三千里”,更是一个实际的里程描述、便利的测量单位。中国史书上就这么记载,如《汉书.西域传》记“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若换算成自己一天脚程能走多少步,就能估计从长安出发走到那里基本上需要多少天了。

如果你是周代的人,走国道,你的心中也能载入旅行规划地图:“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换算成现在的公里制,走上国道大约4.2公里就有补充饮食的便利小卖店,13公里就有一处可以过夜留宿的旅馆,21公里就有一个市集。而当时的人只要以“步”去推算,一概都清清楚楚的,算一算,一日中“安步当车”也能行!

上一篇:美国酒店提供"日租办公室"(英语双语阅读)
下一篇:女brat属于什么属性?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