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称为“dog days”,即“狗的日子”。这个名称源自古罗马时期,当时人们观察到每年夏季最热的时期,天狼星(Sirius,也被称为“狗星”)与太阳同时升起,这一现象在每年的7月和8月发生。天狼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属于大犬座,因此得名“狗星”。在古罗马和希腊的占星学中,天狼星的出现与炎热、干旱、雷暴等天气现象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狗的日子”。
在英语中,“dog days”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当时的英国天文学家和作家们开始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夏季最热的时期。这个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在英语中固定下来。在现代英语中,“dog days”通常用来形容夏季的炎热天气,尤其是指那些酷热难耐的日子。
有趣的是,虽然“dog days”在英语中被用来形容炎热的天气,但在中文中,我们通常用“三伏天”来描述这一时期。三伏天是中国农历中夏季最热的时期,大约从7月中旬开始,持续约40天。这个时期也与天文学上的某些现象有关,但与天狼星的出现无关。三伏天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伏日”制度,即在夏季的某些特定日子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消暑降温。
到了dog days,我们要谨防heat-stroke /sunstroke(中暑)。如果只是heat exhaustion(轻度中暑),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药物。
在中医中,"三伏天"与特定的养生习俗有关,比如使用"Sanfutie"(三伏贴),这是一种在最热的夏天日子里使用的传统中药膏药,被认为对咳嗽、哮喘和关节炎等疾病有疗效。"Sanfutie"的治疗基于中医的"阴阳"理论,认为在身体中保持这两种元素的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还建议在"三伏天"期间调整生活习惯,比如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保持清淡饮食,以及适应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